活動日期:109年07月06日(一) 08:30~17:00
活動主題:教育部109年度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輔導工作計畫-「精神疾患與情感性疾患個案的介入及輔導策略」
活動地點:國際會議廳 (誠樸樓10樓)
主 持 人:孫茂誠 校長
主講人:蕭富聰 助理教授
研習內容:
隨著社會風氣與媒體資訊的進步,近年來針對精神疾病的討論及認識與過去價值觀已有大幅的改變。研究指出,思覺失調症好發於18至35歲間,而此正是目前大專校院的學生年齡區間。也因此,對於受到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所困擾的學生也慢慢開始受到輔導領域的重視。本次研習即在王意中 所長生動且豐富的演講下,針對思覺失調、躁鬱、憂鬱與自我傷害的個案介入與校園輔導策略進行深度的介紹。
壹、思覺失調症個案介入及輔導策略
一、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症狀主要分為正性、負性症狀:
►外在常見的表現:過度敏感、解讀,被監視,抽象的言語感受與缺乏生活的掌握與脈絡
二、思覺失調症因發病時間較晚,故在診斷上與其它病症間的區別如下:
三、思覺失調症的校園處遇:
►增加患者病識感、社會支持及藥物以協助預防社會行為的退化與症狀穩定。
貳、躁鬱、憂鬱症個案介入及輔導策略
一、躁鬱、憂鬱症關鍵指標:
►躁鬱症患者對於自己的行為通常是清楚的,也因此在躁期與鬱期轉換期間落差的不適,是多數患者無法承受之主因。
二、躁鬱、憂鬱症的校園處遇:
►以不評價,且陪伴支持的態度及提供患者能夠分享自己的機會進行處遇。
參、自我傷害個案介入與輔導策略
一、自我傷害方式辨別:
二、自我傷害的校園處遇:
肆、結論
過去的我們因缺乏認識與了解,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印象多停留在負面或具有危險的刻板印象。經本次研習,與會老師除對大專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也擴充了老師們在精神疾患的個案介入與輔導策略的藍圖。相信在未來,大專校園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能更為友善,並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下,共同打造親切、尊重及友善的校園環境。
伍、QA問答
影響發病的因素除了遺傳之外,壓力是另一個影響的重要因子。當學生近期有重大壓力事件發生時,教師便可以藉此注意學生是否有異常的行為產生,如:幻聽、妄想、過度敏感、情緒起伏過大或是身體有不正常的傷痕等。當有這樣狀況發生時,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精神疾患或是心理上的困擾。
當遇到受到精神疾患的學生時,第一步要注意的是不要急著想要處理學生狀況。因為對於思覺失調、躁鬱、憂鬱與自我傷害的學生來說外在刺激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急於處理往往更容易激起學生的情緒而引起負面的反效果。
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將節奏放慢,並以陪伴且不評價的方式來塑造一個安全氛圍,使學生能在安全氛圍的環境中適當的得到支持與抒發。
對思覺失調、躁鬱、憂鬱與自我傷害的學生而言,社會及人際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若學生狀況仍屬輕微,除了給予安全的環境外,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協助學生在社會功能上的維持與症狀上的穩定,如:
連絡電話:(02)2909-7811
地 址:
243083 新北市泰山區泰林路三段22號
Copyright © 2022 黎明技術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